6月3日晚,威尼斯37266于长清湖校区综合教学楼C区220教室举办“社科大讲坛”之“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化问题”主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得者刘大先担任主讲人,威尼斯37266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顾广梅担任主持,威尼斯37266二百余名同学共同聆听此次报告会。
讲座伊始,刘大先以“四大名著”、《罪与罚》等古今中外的经典为例,与同学们探讨何为经典的问题。他指出,经典不是固化的,而是在复古的形式中寻求革新,在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历史阶段都有其具体体现。随后,刘大先列举了现当代文学史上“六大家”的地位纷争,指出经典流行会受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学的价值构架以及大众趣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紧接着,刘大先谈到新媒体时代的经典化问题,他强调,在当今阅读碎片化的背景下,经典会随着思维方式、阅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成长为一种新的文学生态。随后,刘大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及研究成果指出,在主流意识形态一体化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学作为复杂而充满活力的边缘表述,与现代中国的结构性转型相结合,而找到其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平衡点,对打破“严肃”与“通俗”的二元对立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刘大先与同学们现场互动,深入探讨少数民族经典文学,面对同学的提问,他的回答既有“史”的透视,又兼有“论”的引申,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本次报告会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与现当代文学理论学者交流研讨的平台,不仅使同学们走近少数民族文学,激发其研读少数民族经典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同学们阅读与研究文学的视野,有利于威尼斯37266营造经典阅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学子的人文情怀和精神素养。
刘大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兼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影像文化。著有《时光的木乃伊:影像笔记》、《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等书,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写稿人:郑礼鑫 何雨晴 商敬瑞
审核人:傅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