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7点,本学期首场历山论坛暨庆祝建校70周年系列讲座于教学三楼3141会议室如期举办,时隔数月,师生再次齐聚一堂,共享学术思想盛宴。2018级现当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张艳庭作为主讲人,以“王方晨乡土小说中现代性反思与先锋品格的生成”为题,与各位老师同学共同交流学术思想,开拓文学视野。本次论坛由威尼斯37266院长孙书文主持,特邀山东省作家协会王方晨先生莅临研讨,多名教师,威尼斯37266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
(嘉宾、著名作家王方晨)
(院长孙书文)
张艳庭首先对王方晨乡土小说的创作风格与现代性特质进行了概括。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与创作细节,从“对乡村权力现代性特征的揭示”、“现代乡村权力场域的建构”、“现代性反面乌托邦的书写”、“现代语境下心理欲望的深层书写”与“现代性宏大叙事的解构”五个方面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对王方晨乡土小说的现代性反思与批判进行阐述。
(主讲人张艳庭)
第一部分“对乡村权力现代性特征的揭示”,王艳庭以王方晨《村长的原则》、《老大》等代表作品为例,结合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相关理论,从权力的角度对小说中隐含的现代性反思进行解读,指出小说不仅仅有关于乡村,在书写乡土的同时也形而上地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第二部分“现代乡村权力场域的建构”中,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对小说构建的乡村权力场域进行分析,并将场域中的行动者划分为“权力掌控者谱系”、“权力依附者谱系”、“权利追逐者谱系”、“反叛者和逃离者谱系”、“老实人谱系”与“被侮辱和被损害者谱系”六种类型,并结合具体的小说片段对的每一种谱系进行说明。
第三部分“现代性反面乌托邦的书写”以小说《公敌》为例,从结构与思想特征分析这部小说的反乌托邦书写,分别对其中的权力乌托邦、道德乌托邦与经济乌托邦进行解构,进而对其进行反思,强调现代化发展中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第四部分“现代语境下心理于欲望的深层书写”,以《老大》为例,分“土地升华的欲望”、“否定之否定的神圣欲望”以及“耗尽的欲望”三个维度,阐述心理欲望书写中展现出的现代性特征。王方晨先生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进行补充说明和创作背景的介绍。第五部分“现代性宏大叙事的解构”,从“复线的历史叙事”、“对话式复调叙事”与“寓言与象征叙事”三个方面对王方晨小说中展现出的对宏大叙事解构与质疑倾向进行了解读。
随后,王方晨针对“什么是乡土”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乡土文学创作与民俗之间关系密切,而民俗正指向农业文明与文化。乡土小说以乡村自然风情作为灵感来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自然之美。因此,在现代的生活环境中,作为现代作家,面对传统文化优劣共存的状态,更要以批判的眼光重新认识文化、认识乡土。不断将城市与乡土的书写特色结合起来,以开阔的城市视野为乡土小说注入现代活力,同时,不断在城市书写中发现和寻找乡土。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王方晨以“推开房间的窗户”为喻,呼吁创作者要有意识地打开自己的视野,以不同的视角切入生活经验,为小说的内容增添更多的魅力。
交流环节中,王方晨针对同学们提出相关问题一一给予耐心解答,在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小说创作方面,王方晨认为,创作没有既定的规则,不要为自己制定太多的规矩,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观察与积累经验。
最后,孙书文对讲座进行总结,指出,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展现了作家与文学之间的微妙联系,作家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调动自身的情感和经验而产生共鸣,获得独特而微妙的文学体验。强调作为创作者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提出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本次论坛内容详实,具有高度的学术思想性。既开拓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又拓宽了研究路径和思路。标志着威尼斯37266“历山论坛”博硕本联动乐学项目在新学期中重装启动,开启新的精彩。联动乐学,携手攀登,以思想交锋的形式,为建校七十周年系列讲座的继续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调。
摄影:周青
撰稿:周青
嘉宾简介:王方晨,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80年代末初登文坛。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国内文学期刊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作品,并著有长篇小说《老大》《公敌》《芬芳录》《背后》《老实街》《花局》,作品集《王树的大叫》《祭奠清水》《北京鸡叫》等,共计800余万字。作品多次入选多种文学选本、文学选刊以及全国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全国小说排行榜、“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并译介为多国文字。曾获《中国作家》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年度军旅优秀文学作品奖、首届齐鲁文学奖、第三届泰山文艺奖、第四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优秀图书奖等。